“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其教育内容却有很大不同,前者的教育内容包括法律制度、法律文本、 法律知识等更具针对性、实质性的内容,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还涉及到传播依法治国理论方针政策、培育法治思维意识等意识层面的内容,因此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更具深度与广度。
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价值。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高校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培养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前沿阵地,高校的治理水平、治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提升高校的治理能力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基本保障。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加强法治宣传教充工作,更好的应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的改革,不断提升高校的治理水平,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依法治国背景下,依法治校将高校的各项日常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治国的理念为高校的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成定型,部分高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参与犯罪行为,而治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师生的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守法,实现全面依法治校,降低高校发生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机率,构建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
依法治国背景下优化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效果的策略。依法治国背景下,针对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以改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效果。
从观念上提高对法治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高校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背景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现实价值,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法治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全校教职工、学生中进行深入、持久的法治宣传教育。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法治宣传教育中的作用,除了采用传统的线下宣传教育模式外,还要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宣传方式的衔接融合,扩大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既要发挥传统校园广播、校报等宣传手段的作用,又要利用新媒体拓展新领域,向学生分享各高校的法治教育公开课等,将新媒体强大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高校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管,高校宣传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强化全员意识,整合宣传资源,真正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宣传大格局,为高校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其法治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实践参与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其内生动力,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到课堂教育、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夯实法治理论基础,提升其法治理论素养,强化法治意识,在遇到违法犯罪活动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际工作中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建构,强化其自我生存发展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激发其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自觉能动性,深化其主人翁意识。高校可开展多种类型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比如模拟法庭,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严谨与魅力,强化其规则意识;创新高校法律学习平台,通过学习平台分析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经典法治案例等,上传各类法学课程公开课,或者定期邀请法学专业的教师开展普法讲座等。此外,还可以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可以聘请校外从事司法工作的专职人员、相关专家学者开展法治知识专题讲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观摩某些公开审理的案件,既能够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又能够使其感受到法律的神圣,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高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高校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构建一套完善的工作体制。设置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法治宣传教育负责部门,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以保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实际工作中明确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目标,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度融合多方力量,实现内部协同效应,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各部门工作衔接机制;完善联动机制,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充分发挥出来形成育人合力。多管齐下,实现维稳协同效应,加强与党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各界的紧密联系,加强工作对接与联动。此外,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相关负责人员的年度工作考核融合在一起,激发负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持续性。( 作者:侯建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