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30 20:10:24
来源:新华网

当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路径

字体:

  青年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对于其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伴随着一系列新趋势和新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分析青年大学生社会心态多元矛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其社会心态健康发展,以确保青年大学生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要加强青年心态分析研判,及时准确了解青年心态的真实情况。培育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社会心态要聚焦大学生群体的利益关切点,重视和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以大学生为中心,解决他们面临的紧迫问题。首先,要开展定期心态调查。设计包含多个维度的调查问卷,及时了解青年群体的所思所想,除了传统的纸质问卷外,还可以采用多样的数据收集方式。其次,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或个别访谈,与学生群体面对面进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最后,要加强青年心态的分析监测。考虑在各年级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监测指标体系中增设社会心态相关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等。基于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代表性样本的文本信息数据,及时监测青年社会心态的波动状况,尤其是重大公共危机或舆情事件对青年社会心态的影响,并与传统社会心态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了解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监测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和社会心态趋势。

  要分类开展青年思想引领,提振青年群体主人翁身份意识。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的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活动。换言之能,高校要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具体问题,开展相应的思想引领工作。通过社交媒体、校园网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正能量的内容,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挖掘身边的优秀典型人物,通过事迹宣讲、经验分享等形式,充分发挥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定期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国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管理和社团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校园和社会的一份子;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让他们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如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要优化社会心态培育载体,提升大学生社会心态健康水平。其一,要优化课堂教学载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创新,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增强抗压能力;要推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开展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推广体验式学习,组织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体验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利用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要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定期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组建由心理学家、教育专家等组成的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其二,要优化社会实践载体。一方面,要设计和实施合理社会实践项目,如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如环保行动、支教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与企业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公益创业项目,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来实现个人价值。另一方面,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促进产教融合;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发布志愿服务项目,方便学生参与;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场所;进行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与分享,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览,展示学生的实践成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学生分享实践经历,互相学习借鉴。此外,要完善社会实践激励机制。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体系,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奖励,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奖项,表彰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其三,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如利用校园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制作心理科普材料,如手册、海报等,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需要进一步治疗的学生提供转介服务;开通心理热线,为学生提供24小时的心理支持服务。强化家校合作与社会支持,如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区机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心理健康服务从而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稳定的社会心态。(作者:李志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纠错】 【责任编辑:赵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