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高校育人实践-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30 20:10:23
来源:新华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高校育人实践

字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千年的文脉传承蕴含着伟大的人类智慧、深远的哲学思想、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的提出,也为高校实践育人指明了方向。在新起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高校育人体系,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青年人才成为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关键要义。

  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的办学决心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结合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肩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探索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育人体系中的传承路径时,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院校办学理念相融合,压实文化强国方针的扎根土壤。

  为此,高校应从教师抓起,切实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一是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培养导向,全力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思政教育、就业创新、日常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的立德树人新生态;二是增强教师团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创新意识,鼓励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学生代表组成“中华传统文化”研习小组,深入挖掘课程教学管理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三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智库。

  强化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学校的育人合力

  首先,高校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和认知规律等,细化确定各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目标、教学框架、学习内容和评量标准等,将学科发展渊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发掘,持续推进课堂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功能。在“古为今用”的思想指引下,构建实地课程与云端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协调的多元课程体系,增强文化育人的课程的学分管理,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其次,在各专业各学科教学中,高校应依据学生兴趣,通过小组研讨、课堂讨论、学期汇报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尊重教学规律为前提,将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核心内涵渗入课堂,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地融入课堂、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实习等“三全育人”各环节,比如在体育课太极拳的教学中阐释中国古典哲学。

  最后要克服专业学科本位主义思想,协力打通传统文化知识灌输与实践体验的一体化渠道,要在课程教材一体化落实上下功夫,从教材改革与编订上着手,要重视教学和文化育人的双重实用价值,紧跟学生实际需求,组织教师团队间的心得分享与教学研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育人合力。

  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校园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高校育人体系不应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更应该着眼于增强文化自信、培育文化精神、塑造文化品质、滋养文化情怀,最终实现以文化引领青年发展。因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优秀传统文化进高校不可忽视的一步。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深化“培根铸魂、多元融合、活动体验”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校园环境文化展示、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制度等相结合,利用新媒体、新渠道、新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当地历史名人资源,邀请非遗传人进校园,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定期开展传统文化书法展、中国古典音乐欣赏、中华经典书目读书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如福建农林大学结合科技成果、赛事举办以“来FU见福 福星高照”为主题的“福”文化节。

  在重要节点、传统节日期间,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历史感、厚重感,主动挖掘相关的文化内容,以活动体验为抓手,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校园生活。比如,在元宵节积极举办赛诗会、打灯谜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鼓励他们在活动中理解优秀传统文化,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在重阳节组织学生参加登高爬山活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攀登的中华传统美德。

  探索广域性文化教育数字化平台

  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等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已经成为驱动教育强国战略加速落实的关键引擎。作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互联网对于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育人实践的联动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抓住新时代教育过程中普遍呈现出的多终端、多场景、智能化、数字化等特征,积累和利用文本、影像、网络等不同教学资源,结合本专业学科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善于捕捉大学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亮鲜活起来,逐步解决现有文化教育体系中“知识灌输多,内涵把握少;外在形式多,内在体悟少;被动模仿多,主动创新少”的固有缺陷。

  另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将不易进行现场教学的非遗技艺、民族艺术等云端呈现,用数字化手段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同时进行多维度教育资源整合,以便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知和体悟。(作者:杨超,福建农林大学国际学院辅导员、助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教育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体系的多元协同构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Y-S23185)阶段性成果。

  

【纠错】 【责任编辑:赵碧清】